- tags:: Area.知识管理
此 Obsidian 仓库遵循 PARA 系统 和 CODE 方法(实践学习中) 进行笔记和信息的组织管理。
笔记分类
利用 Obsidian 笔记属性 tags
做笔记基础类别的分类,主要包括以下类别:
- PARA 类别,如本笔记包含的 tag
PARA/Area
- CODE 类别,如
CODE/Capture
,CODE/Express
- 卡片盒笔记类别,如
ZK/FleetNote
灵感笔记(随笔快速记录),ZK/MOC
目录笔记 - 其他类别,如
日记
(每日时间记录,做了什么、心情愉悦的事情等)、论文
、clippings
(网页剪辑保存)
针对 PARA 系统中可能经常引用的笔记,我使用特殊的笔记命名来进行标识方便检索引用:
- PARA 系统中的枢纽笔记,使用
类别.名称
方式命名,例如 Area.知识管理,Res.AI App
更详细的分类参考 笔记分类设计
笔记关联
我习惯于在笔记开头处添加 - tags:: xxx
来引用其他笔记,表示这篇笔记和当前 PARA 系统的关联。(在使用 Emacs Org Roam 时养成的这种习惯)
经验注意事项
为了保持笔记系统的长久可维护性,需要遵循一些原则(基于经验教训总结而成):
- ❌ 避免在默认 tags 中创建太多条目,导致 tags 不可维护
- ✅ 可以通过创建子 tag 属性,比如
book-tag
来将不同类别的 tag 进行拆分解耦
- ✅ 可以通过创建子 tag 属性,比如
- ❌ 避免人工维护复杂的笔记文件目录结构,例如很多教程中说过的什么图书馆分类法等等
- ✅ 遵循 Zettelkasten 笔记原则,使用 双向链接 和 MOC 目录树笔记 ,让笔记系统的结构自然涌现、自然变化改进(人的精力有限,通常只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一些方向,而且随着时间推移,兴趣点、认知水平也会逐渐变化)
TODO 待改进
- 增加 MOC 类型笔记,将某一领域笔记进行汇总整合,形成目录笔记 [completion:: 2025-04-17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