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tags:: 笔记系统设计
PARA 系统
Project 笔记
使用 Proj.xxx
命名,需要带上 Project 标签
当 Project 转移到 Archive 时,名称前缀改为 ZProj.xxx
(原本想前面加个 A 但是感觉字典排序会在最前面不太好),并且添加 Archive 标签(存在两个 PARA 标签)
所以搜索活跃项目时,需要筛选标签包含 Project 但是不包含 Archive
Area 笔记
针对大的方向,使用以下规范
和 Project 类似,使用 Area.xxx
命名,带上 Area 标签
转移到 Archive 时同理额外添加 Archive 标签
Resource 笔记
对于小众领域,笔记可以不参考以下规范
命名: Res.xxx
标签: Resource
Archive 笔记
通常是由上面三种类型笔记转移到 Archive,也可能是其他类型笔记转为归档
笔记名称前需要添加 Z
前缀(aliases 也需要改),同时需要带上 Archive 标签
CODE 方法
CODE 是从时间维度划分笔记类型,从新学习到信息,到逐渐消化吸收,到能够对外输出教学。
所以它可能和其他笔记分类存在重叠,比如某个笔记既是 Resource 笔记又是 Capture 笔记。
Capture 捕获笔记
快速记录灵感内容,按照每周一个笔记进行聚合。通过 QuickAdd 来记录灵感
标签: Capture
Organize 组织笔记
分析笔记和当前笔记系统的哪些笔记存在关联,需要划分到哪些笔记模块下,并构建链接
处于以上描述的状态的笔记是 Organize 笔记
标签: Organize
Distill 提炼笔记
逐渐地尝试运用笔记内容,深化知识理解,总结经验,并进一步地融入到笔记系统中,与其他笔记触发更多灵感,增进理解与扩展运用
标签: Distill
Express 输出笔记
通常是对外发布的分享文章,面向外部读者的笔记
标签: Express
卡片盒笔记法 ZettelKasten
与 PARA 和 CODE 中某些类型笔记存在相似性,可能需要细化使用场景来避免含义重叠,影响分类
灵感笔记
灵感笔记与 Capture 笔记类似,所以将 Capture 笔记作为灵感 Inbox ,按照每星期一个笔记的粒度聚合,通过 QuickAdd 插件来快速记录。
每个灵感笔记都作为独立的笔记,以突出其重要性。
灵感笔记添加标签 FleetNote
主卡片笔记
- 待设计及定位
标签 MainCard
索引笔记
作为目录结构将不同笔记串联起来,形成结构化的目录 MOC(Map of Content)
命名使用 MOC.xxx
,同时添加标签 MOC
参考资料卡片笔记
阅读外部参考资料,筛选重要核心内容记录为参考资料笔记。
命名使用 Ref.xxx
,同时添加标签 RefNo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