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应书中第十四章 提取(Extraction)

背景

在阅读书籍时,如果所读内容对于自己不是特别艰深难懂(自己不熟悉的领域),通常可以使用「两步文献卡法」。

如果是不熟悉的领域(你处于探索阶段,没有形成整体框架),可以直接将内容记录(摘抄或自己的话转述)成主卡片,方便未来深化理解。

两步文献卡法

补充介绍

一本书一般有一张文献卡(通常足够了),除非某些精读的书或处于探索阶段,会记录超过一张文献卡。

文献卡(bibcard)正面,包含三项内容:

  1. 该文献的完整书目信息
  2. 你阅读该文献的目的
  3. 【可选】对该文献的简要概述(eg 对目录做简单概括)

文献卡的背面记录书目笔记(bibnotes)。即你阅读时的观察与思考,想提炼的内在想法和洞见。

对于书目笔记内容有两种进一步的处理方式:

  1. 将其转化为正式主笔记,通过摘录、改写或反思
  2. 暂不做展开,仅将其存为“外部参考”(ExRefs),留待未来需要时处理

书目笔记使用无序列表撰写,内容越简洁越好。每条笔记以被括号括起来的页码开始,后接想法或观察。

不同类型的材料,使用的标记位置可能与页码不同,比如视频音频用时间节点标识。

书目笔记可以简洁到只有关键词,关键词可以用下划线区分展示。

卢曼经常使用 xxx as xxx 的句式记录,使用关键词来表述。围绕关键词构建知识(而非围绕相关上下文)。

效果

练习使用后,在阅读时会形成一种习惯:专注于寻找能与卡片盒中内容建立联系的信息或观点,而不是陷入阅读材料中。

思想准则

遵从 Antinet 书中前面章节介绍的规则:

  1. 只筛选记录最重要不可或缺的观察内容(精力有限,集中精力在主要矛盾上)
  2. 对于你正在实践探索的部分,才需要着重记录主卡片,否则可以放弃(避免制造无用信息,产生干扰)

其他阅读技巧

卢曼的阅读方式“挑读”(selective reading)

在搭建好框架后(探索阶段后),可以采用更高效的阅读方式: “主题并读”(syntopical reading):对于一个主题,同时读多本书

术语表

  • exploratory phase: 探索阶段,对某个领域没有形成完整的框架性认知的阶段
  • bibcard: 文献卡、书目卡,虽然名称叫文献卡,但是阅读的材料不局限于书本和文献,甚至可以是日常所见所感。
  • bibnotes: 书目笔记,阅读材料时记录的内容
  • ExRefs: 外部参考